期刊目次

加入编委

期刊订阅

添加您的邮件地址以接收即将发行期刊数据:

Open Access Article

Moder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25; 5: (3) ; 11-17 ; DOI: 10.12208/j.ssr.20250088.

The depiction of Weiyang in East Asian Chinese poetry: a study centered on Ryukyu docu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
东亚汉诗中的维扬书写——以清代琉球文献为研讨中心

作者: 陈宇博 *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通讯作者: 陈宇博,单位: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发布时间: 2025-03-31 总浏览量: 101

摘要

维扬地处运河水路交通节点,经济文化自古繁荣,不仅在本国文学作品中多有书写,同时也作为文学符号传至东亚汉文化圈各国。以琉球文献为中心,东亚各国汉诗保留了大量维扬书写内容,呈现了汉文化的异域流播情况。露筋贞女叙事历经改造,最终以儒家教化工具的面貌呈现在文学作品中,并融入东亚烈女叙事网络;以琉球汉诗为代表,维扬诗作中体现出藩国文人的“第三空间”处境,作品时常流露出对中琉两国的“双重忠诚”;同时,出于作者的身份语境叙事,维扬书写内容也表现出多元性。

关键词: 琉球;维扬;东亚汉文化圈

Abstract

Weiyang, located at the nodal point of the Grand Canal’s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has long been a hub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Its significance extends beyond domestic literary works, as it also emerged as a literary symbol disseminated across the East Asian Sinosphere. Focusing on Ryukyu documen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bundant depictions of Weiyang preserved in Chinese poetry from various East Asian countries, revealing the cross-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Han culture. The narrative of the "Lujin Chaste Maiden" underwent reinterpretation, ultimately serving as a Confucian pedagogical tool in literature and integrating into the broader East Asian network of chastity narratives. Represented by Ryukyu Chinese poetry, works related to Weiyang reflect the "third space" predicament of tributary literati, often expressing a "dual loyalty" to both China and Ryukyu. Additionally, due to the authors’ contextual identities, the depictions of Weiyang exhibit thematic diversity.

Key words: Ryukyu; Weiyang (Yangzhou); East Asian Sinosphere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段成式著,张仲裁译注:《酉阳杂俎》,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923页.

[2] 徐昂发著:《畏垒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3] 欧阳修著:《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9页.

[4] 乾隆:《露筋祠》,《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集》二集卷六十八.

[5] 乾隆:《露筋祠口号》,《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集》五集卷四.

[6] 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页1377.

[7] 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137页.

[8] 尹愭:《无名子集》,《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9] 申绰:《石泉遗稿》,《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10] 蔡大鼎撰:《北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8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9页.

[11] 孙衣言辑《琉球诗录》,《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1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7页.

[12] 严苡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研究——以《西游记》韦利译本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

[13] 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卷,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

[14] 张明明.琉球久米村蔡氏家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四期.

[15] 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卷,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

[16] 王宁,生安锋,赵建红著:《又见东方———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思潮》,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17] 程顺则编《中山诗文集》,《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0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页.

[18] 程顺则编《中山诗文集》,《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0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19] 王璐.“上扬州”和“下扬州”有何不同 《扬州日报》2024-3-3.

[20] 蔡大鼎撰:《北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8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5页.

[21] 东国兴撰:《东国兴诗集》,《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6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7页.

[22] 程顺则撰:《雪堂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23] 程顺则撰:《雪堂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24] 程顺则撰:《雪堂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0页.

[25] 沈约撰:《宋书·宗炳传》,列传卷第五十三,《百衲本二十四史》.

[26] 严艳.论越南使臣的“潇湘”书写——兼与日本和朝鲜半岛“卧游”比较,《国际汉学》2024年第1期.

[27] 蔡大鼎撰:《圣览诗文稿》,《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9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6页.

[28] 别源圆旨撰:《南游东归集》,日本国会国立图书馆藏写本.

[29] 卞季良撰:《春亭集》,《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30] 蔡铎撰:《观光堂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0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5页.

[31] 蔡铎撰:《观光堂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0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页.

[32] 蔡大鼎撰:《北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8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0页.

[33] 洪元燮撰:《太湖集》,《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34] 闵齐仁撰:《湖阴杂稿》,《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35] 张明明.文学书写中的晚清邮驿场景——以琉球文献《北燕游草》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36] 蔡大鼎撰:《北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8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5页.

[37] 曹兢燮撰:《岩栖集》,《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38] 蔡大鼎撰:《北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8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

[39] 程顺则撰:《雪堂燕游草》,《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9页.

[40] 曹文秀撰:《雪汀诗集》,《韩国历代文集丛刊》.

引用本文

陈宇博, 东亚汉诗中的维扬书写——以清代琉球文献为研讨中心[J].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 2025; 5: (3) : 11-17.